星期二, 6月 20, 2006

PC大復活 未來三年成長一億台

PC大復活 未來三年成 ... 最近手頭比較緊?
電子報最新消息
年輕就當有錢人!
理債、理財做的好,輕鬆就能加入有錢人俱樂部!
美股揚眉,台股吐氣!
財訊名家教你區別搶反彈與中長多趨勢個股!
夏日旅行參考指南!
去曼谷不一定比去綠島貴,怎麼選擇比較好哩?
訂閱特惠情報

商業周刊

火線話題
PC大復活 未來三年成長一億台

英特爾、超微業務龍頭火爆對談

PC處理器市場兩巨頭的全球業務最高負責人,談到英特爾新平台的推出,以及創新策略的看法針鋒相對,卻異口同聲駁斥PC已死的論調,看好全球PC的成長將更好更快。

採訪整理●曠文琪、劉哲綸

六月六日,挑高三層樓的國際會議中心會議室,千人屏息以待,全球半導體巨擘英特爾(Intel)將如何展望未來。但當燈光一暗,簡報的第一頁秀出來的,卻是一幕驚心動魄的曲線圖,陡峭下行。

「這是我們去年一年半的市占率表現!」難道驕傲的英特爾認錯了?但英特爾資深副總裁安南(Anand Chandrasekher)緊接著說,「但是英特爾現在將以新平台反擊,情況將完全扭轉。」而隨著這波反擊而來的,是創新將帶動新一波PC成長大躍升的概念。

咫尺之外的君悅飯店,超微執行副總裁雷恆利(Henri Richard) 也正舉辦記者會。他笑著說:「我很興奮,競爭越來越有趣了。」

三年再添一億台的全球PC銷量,這是過去PC產業要花十八年才能達到的目標,但未來的確有可能迅速達成。背後關鍵是:英特爾與超微(AMD)的激烈競逐。

安南與雷恆利,英特爾與超微兩巨頭的業務最高負責人,手掌一年超過四百四十億美元(約合新台幣一兆四千三百萬元)的業務,操縱全球九八%的PC處理器市場。在《商業周刊》幾番溝通下,兩人展開有史以來首次的紙上對談,這也是兩大公司的第一次。透過他們的眼睛,你可看到,PC將如何再起、未來PC的樣貌與新的競爭規則。還有,雙雄如何評價對方。

對話間,時可見到攻防火花。以下是對談記錄。

樂觀NB、PC前景 新興市場至少還可成長三成

《商業周刊》問(以下簡稱問):先前市場有PC已死的論調,但近日英特爾和微軟的執行長投書華爾街日報駁斥此言論,你們有什麼看法?

安南答(以下簡稱安南):PC沒死,反而會成長得更好更快。PC產業花了十八年到千禧年(二○○○年)成長到一億台,再花六年到二○○六年的兩億台規模,我們預測再過三年到二○○九年將會有三億台的市場規模。

雷恆利答(以下簡稱雷):這點我認同,成長的引擎已經開始啟動。

問:成長動力是什麼?

安南:第一是筆記型電腦普及率正提升,現在筆記型電腦占PC的比率平均是三二%到三三%,我想到二○○九年的時候,平均比率會成長到四五%至五○%左右,我想筆記型電腦會很快的達到一億台的規模。其次,桌上型電腦並沒有萎縮,反而也在成長,數位家庭的概念更成熟,會讓桌上型電腦成為家庭多媒體中心的機會更多。對PC產業而言,這是「double positive(雙重激勵)」。

雷:我還看好來自新興市場的動力。以金磚四國為主的市場,資訊普及率仍十分低,所以電腦還有高成長空間,但同時,現有傳統電腦的價格效能比,不能滿足這二十億新興國家消費者的需求,代表很多新產品的可能性在裡面。

安南:我估計新興市場成長幅度至少還有三成以上,我們十五年前就布局了,那時,連金磚四國的名詞都還沒有。

問:可否談談未來PC的樣貌?

雷:更時尚。更多像蘋果電腦般的產品出現。科技與人之間的互動介面將被強調。如聲音辨識的科技以及人工智慧更成熟。你看許多現在人使用電腦,朝向專業化和多工化,不喜歡「打字」,假如電腦科技可以辨識聲音,依照指示正確完成工作,就會改變使用科技的方式。

安南:更無型化(Invisible),但無所不在。桌上型電腦未來會轉變為工作站型運算裝置,功能更強大。筆記型電腦的外型與形式(form)都將創新,未來十年個人電腦會更具動力、更活潑刺激。當然,市場差異化(differentiation)與區隔化程度將加深,如印度的社區電腦,中國的農用及網咖電腦等更多元化的產品將出來。

問:什麼樣的廠商在未來可以贏?

安南:遊戲規則已改變。創新才能勝出,才能刺激產業持續成長。另外,創新要大步跳躍,要更平台化,才會被賦予更多商機。蘋果電腦就是這種模式,他有超群的外型設計,但是背後還是有可下載的音樂網站支撐。我們認同這種整體解決方案的概念,你有技術不夠,還要塑造一整個可以讓消費者使用科技的環境。

雷:要能提倡開放標準,讓業界創新一流的公司參與,一起在平台上合作,以及傾聽客戶的需求。

超微:我們有好結構但不會自滿 英特爾:犯了小錯讓對手有機可乘

問:在討論今年狀況前,可否先回顧過去一年,你能評估自己公司的表現?

安南:我們犯了點小錯,沒有在產能持續投資,也沒有新產品,這對英特爾來說是很不尋常的,因為我們幾乎每年推新產品,沒推出是因為精力都放在剛推出的六十五奈米晶片產品上,造成今年產品線齊全,去年卻缺乏可與對手一較高下的產品,讓對手有可乘之機。

雷:我們有很好的結構(編按:超微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市占率已達到二四%,英特爾首次跌破八成),但不會自滿,未來三年更重要。我們還在努力朝○八年,桌上型電腦市占率三成的目標發展,若能達到,將大力動搖現在英特爾獨占的局面。

問:對手過去一年表現呢?

安南:我不回答。

雷:Well,你知道,明顯的他們得面對挑戰者出現的事實,但要打敗競爭者還有些問題要解決,不是這麼容易。但在陷入困境時,如果他們不要只認為他們做對,其他人都錯了,或許可以回復得更快,但我相信他們從錯誤中學習到了。

問:所以你們怎樣看待,今年戴爾決定開始改用超微產品線的決定?

安南:哦(停頓兩秒),戴爾做了選擇,而這是個開放的自由市場(安靜兩、三秒)。

雷:英特爾必須學習接受競爭,過去他們傾向擁有一切,他們對成功的定義,是擁有百分之百的市占率,所以用盡各種手段達成。你看除了微處理器這個有壟斷地位的市場之外,英特爾涉足的其他領域都失敗,可見這家公司還不懂得在公平開放的市場競爭。

英特爾:以犀利價格推出新平台 超微:降價不是英特爾所擅長

問:這個月英特爾將推出新平台,你怎麼形容目前的氣氛?

安南:反擊!我們已經策畫這些產品好幾年了,本月我們先推雙核心技術的中央處理器與九六五晶片家族,七、八月還有更多新品。同時間,我們也把主流的Pentium晶片價格拉到過去的低價(Value)區塊。我們會贏的,好產品會有好的市場報酬(Market reward great products)。

雷:很興奮,但也緊張,不是因為對手強,而是英特爾好像有點「失控」。他們有太多存貨,卻一直發表新產品,好像要把過去的產品都拋掉,所以,我等不及看他們如何處理掉存貨。

問:英特爾新平台的概念是什麼?

安南:不再盲目追求處理器執行效率。我們六年前就預測到,處理器核心會像核能反應爐一樣熱,散熱屆時會是大挑戰,這讓我們在研發時,思考如何節能卻又不妨礙運算效能的提升。今天的雙核心產品,就是成果。比如說,在單核心處理器下如果我超頻二○%,效能提升一三%,耗電卻上升七三%,但如果把處理器減頻二○%,再結合成雙核心,就可以讓效能提升七三%,卻只增加二%耗電,這就是雙核心令人興奮處。

問:耗能的問題超微也在提,是代表兩家公司都聽到了消費者的聲音,開始靠攏?

雷:我想英特爾聽的是我們的聲音,我不確定是消費者的聲音。他們之前的策略都是強調速度,沒聽過提效能,從我們九九年開始投入後,他們才驚覺得那很重要,其實我們也樂見到他們跟進,那沒什麼錯,如果有一天,有人提出很好的想法,我也會跟進。

安南:這是比較技術導向的發展,是如何突破「Power Wall(耗能限制)」的問題,從九三年的Pentium一代到○四年的Pentium四代晶片,這十年間效能與耗電都增加四倍,這是英特爾的例子,我想在微處理器上大家都會遇到這個技術問題,產生類似的解決方法。

問:隨著新平台推出,英特爾已確定有犀利價格策略伴隨,超微的利潤將再受衝擊嗎?

雷:事實上,降價不是英特爾所擅長,他們卻想用降價打擊超微,這方面我們已經聽說,而且也做好準備。你得記住,他們的營運成本是我們的兩倍,超微的營運成本約兩成,英特爾要四成,這部分很難不納入降價時考量,如果要更有競爭力,他們必須改變營運的方式,而大家都知道他們正在改變公司的結構,以增加競爭力。在競爭裡,改變公司的營運方式就比降價還重要。

問:總結而言,兩家公司發展至今,您認為與對手最大的不同在哪裡?

雷:我想這是有多種可能的答案(potential answer)。超微相信自由公開的競爭,相信市場可以容納許多參與者,也相信最重要的智慧是客戶的智慧。但我用一句話歸結,英特爾把每個延伸市場都視為自己的商機,我們卻認為那是客戶的商機,這就是最大的不同。

安南:兩家公司最大不同處在,我們有能力激起市場的需求,並且改變市場(Shift the market),他們不能(手攤平)。

雷恆利(Henri Richard)小檔案
出生:1958年
學歷:法國國立電子及無線電應用科技學院科技學士
經歷:WebGain Inc.全球執行副總裁、IBM全球業務支援部門副總裁
現任:美商超微半導體執行副總裁暨全球業務行銷營運長
安南‧陳哲謝克(Anand Chandrasekher)小檔案
出生:1964年
學歷:美國康乃爾大學電腦科學學士和工程碩士、康乃爾大學詹森管理研究院商業管理碩士
經歷:英特爾行動平台事業群副總裁、架構事業群副總裁
現任:美商英特爾資深副總裁暨業務及行銷事業群總經理
TOP
熱門焦點
政治弊案疲勞轟炸,台日股市同病相憐
受到政治弊案、美國升息等影響,台、日兩地股市共同上演重挫悲劇。
還不知道商業周刊電子雜誌!你就落伍了!
雜誌已經佔領您的生活空間了嗎?商業周刊電子雜誌減輕您的負擔。節省空間不費力!訂1年加送4期,快加入數位菁英行列!


前期文章全部歷史文章
出刊日期出刊主題
2006-06-19後英雄時代–接班,不要英雄,要制度
2006-06-16年營收成長四千倍的快樂賺錢術
2006-06-15大陸手機黑馬 單挑台灣股王宏達電
2006-06-14駙馬捲入 彰銀二百六十億肥地開發案
2006-06-13駕牛車賣螺絲 賣到變富比世富豪

感謝你訂閱這份電子報,下列電子報或許你會喜歡,請勾選
Taiwan News財經 ... 新新聞 中經社經濟新聞 今周刊
商業周刊 遠見雜誌 華視新聞 天下雜誌
我要訂閱這份報紙» 我要取消這份報紙» 訂報說明
.本電子報內容由 商業周刊 提供
.關於內容有任何疑問,或欲轉載請聯絡
PChome ePaper 電子報版權所有,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,請聯絡 客服
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05號11樓 ,TEL:(02)2708-8038,FAX:(02)27094848。
刊登廣告個人連結企業合作隱私權聲明關於PChome徵人
網路家庭版權所有 Copyright PChome Online 版權所有,轉載必究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<< Home